新闻动态

茶叶放的越久越好?那隔年的绿茶能不能喝?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0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28
《1》前几天去看一个朋友。许是很久没在公司了,茶盘上积满了灰尘,茶桌上的盖碗和茶杯杂乱地四处放置着。不想现洗,于是,找了两只玻璃杯出来,打算,喝绿茶。又去柜子里找茶。半响,只找出来一罐子去年的龙井茶,怕我们嫌弃是旧茶,又找了半天,翻到一小包今年的新龙井。然而看了看数量,也不够泡三杯的呀。遂,急中生智,先把新龙井每只杯子分一些,不够的部分,再拿老龙井扔进去补足。这样便算是圆满了。量有了不说,新龙井提了旧龙井的鲜,口感也更好了。朋友放下心来,并且不停表扬自己的急中生智。其实,我倒是不介意喝陈年的龙井的。虽然单从品质上来讲,新龙井确实会更鲜爽,且养分更充沛,但旧龙井也并不是穿肠毒药,达不到不能喝的程度。在绿茶界,旧茶跟新茶比起来,除了养分少掉一部分之外,并没有其它的变化。只要没有存坏,没有发霉变质,没有受潮发酸,没有进水长毛,看上去干干净净,闻起来干香仍在,摸起来表面光滑,都是可以喝的。就像刚采的蔬菜,和已经放了两三天的蔬菜。没坏,都可以炒了吃。

图片

图片

《2》龙井产区的茶,并不是年年都能卖光的。所以茶农们,早早地就学会了储存绿茶。当下的时代,大多数人,会选择把买回来的绿茶放冰箱保存。这种方式被广为接纳的原因,便在于,冰箱的销售概念里,有一个保鲜的功能。所谓保鲜,指的便是利用密闭低温,让储存在其中的食物,延缓氧化的时间,从而达到新鲜度持续保持的结果。接受了绿茶要“保鲜”,要“喝鲜”的理念的人们,自然是一下子,就接受了冰箱存茶的模式。你要鲜,我可以保鲜,这岂不是皆大欢喜,一拍即合?慢。绿茶确实要鲜,但绿茶还要干,干燥的干。冰箱是可以保鲜,利用低温冷凝的原理,但请问,冰箱能保“干”么?万万不能。冰箱中那些需要保鲜的水果们,不仅要有低温,还要有水分,两相滋润,才可以保持新鲜,并且,保持水分。所以,不是专门为存茶所发明的冰箱,是无法达到绿茶的储存要求的。它可以让你鲜,但却会给你增重——水分进去了,这绿茶还鲜得起来么?指定得氧化掉一小部分的营养物质,不那么鲜了。甚至,放长一些时间,水分进入的更多,可能还不如用传统的存绿茶方法来得效果好。在鲜与干之间,绿茶,还是更喜欢干一点。否则,在加工流程的最后,为何要有“烘干”一词呢?

图片

图片

《3》绿茶传统的储存方式,是缸存。江南一带从清朝开始盛产绿茶。而江南的瓷器烧制业,也一直是较为发达的。于是,用缸来存茶,便成为了一种必然。毕竟,在那工业尚不发达的封建时代,白雪公主还在跟七个小矮人谈恋爱的中古世纪,可以用来储存食物的容器,除了木箱,也就只有瓷器了。从前曾经有一种陶土烧的缸,好似就是专门用来存绿茶的,江南一带的知名绿茶,比如碧螺春,龙井,毛峰,紫笋,都可以用它来存放。这种缸的结构十分有特色,在缸的里面,从缸口向下大约四分之三处,有一块横板,这块板并没有完全把封住,只像一条桥梁一样,横在缸当中。这块板的底下,是放石灰的。用布袋子,将散石灰封包起来,一包一包地,放在这块板下。而茶叶,另外用干净的白棉布袋子包起来,放在板上。这块板存在的价值,就是隔绝石灰与绿茶的直接接触,但同时,又让它们同处一缸中,让石灰替茶叶,吸去了进入缸中的水汽与杂味异味。有了这些时常更换的石灰,还算密封的存茶缸中散落进入的水分,便不会落入茶叶中,让它发生化学反应,影响它的品质。除了吸湿吸味,石灰还可以驱虫,消杀。时至今日,人们种菜时翻土,仍旧会洒进一些散石灰,以图杀虫;人们还会在房前屋后洒上石灰,以驱蛇虫。有了石灰这个万能的保护伞在存茶缸里,内里的绿茶,自是可以存得更好一些,更久一些。

图片

图片

《4》在古代,保质期是不存在的一个概念。绿茶的交易中,用价格来论品质,新绿茶贵,陈绿茶次之,越陈越便宜。是以,陈年的绿茶并非不能喝,而是,没那么好喝。就像贾府,进贡来的好喝的茶,主子留着自己喝。而不好喝的茶,或者是陈年的茶,则赏给有地位的下人喝。也没听见喝死人的。像刘姥姥这般的村妇,亦是喝茶的,并且喝的是较浓的低端粗茶。估计是雨后后后后后采的。贾府赏她的陈年绿茶,照样拿回家去,如获至宝,分享给同村的亲戚邻居们去。原因无它,盖因跟等级相比,跟价格相比,陈不陈的,其实也不打紧了。西湖龙井跟粗大夏茶相比,谁还会去分新与旧呢。当然是旧芽高过新叶了。

图片

看完这篇文章

# 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#

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

2025年,小陈茶事“白茶春茶笔记”

……

第20篇:今年的春茶季,可能即将就要结束了

第19篇:茶山上的新变化,外省车牌明显多了许多

第18篇:今年的春白茶,品相怎么样?

第17篇:清明白牡丹缘何成为老茶友追捧的明星茶?

第16篇:2025年的清明白牡丹,注定是个传奇

第15篇:史上zui短的牡丹王采摘季,只有2天

第14篇:喜讯,新增一片有机茶园

第13篇:白毫银针采摘落幕,有机牡丹王正式登场

第12篇:倒春寒来袭,太姥山最高温只有2度

第11篇:太姥山大雨夹雪粒,今年的牡丹王肯定特别甜~第10篇:降温后的太姥山上,特级白牡丹采摘正当时

第9篇:白毫银针“忙”着发芽,今天采茶阿姨们加班了第8篇:白毫银针减产,预计下滑20-30%

第7篇:今日采茶的副线,寻找野猪

第6篇:持续低温,有机白茶树抑而不发愁坏老S

第5篇:恰逢有机茶园年检,有机茶它是如何被审批的?

第4篇:今日春分,春阳融冰,适宜采茶

第3篇:采白毫银针的季节,实在太冷了~

第2篇:今年,高等级的白毫银针能采几天?

第1篇:好消息,太姥山据说要采茶了

……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福彩3d四码预测专家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